這幾年因為在田鱉田工作的關係,對於水稻田裡的生物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這次到九州參訪,也就這樣多花了些心力在田裡觀察生物,並在過程中稍微思考這些生物對棲地的需求,及這些棲地可以如何維護管理。
雖然南小國町跟笠原的水稻田區大多都是慣行耕作,但我其實被這裡的生物多樣性給驚豔到了。光是站在田埂上就觀察到棕紋麗龍蝨(Hydaticus grammicus)、紅邊大龍蝨、負子蟲、中華水螳螂,全部都是水田裡面較高階的消費者,充分顯示此區的水田的環境品質之高。之前曾聽說日本的水稻田用藥方式其實很接近台灣精準或減藥的概念,或許這樣的就是台灣的水生昆蟲保育所最急需的概念,其實不用做到全然的有機或禁用,只要稍微錯開時節及減少用量,並且廣泛的落實,這些生物其實就能夠在這樣的環境裡棲息及播遷。
而在兩棲部分,這次觀察到許多紅腹蠑螈、川村氏澤蛙、日本雨蛙…。其中對一個住在亞熱帶國家人來說,蠑螈實在是太稀奇了!水田裡面很容易就可以發現到不少的個體,並且在參訪過程中於轉旱作梯田的邊溝裡看到本次行程的最大量,便不禁讓我回想起田鱉田裡阿伯為了排水做的田區側溝,這些空間是各種水生動物的重要庇護所,在旱季或曬田來臨時仍然能蓄水讓生物棲息;另一方面也讓我想起龍潭台地邊緣的湧泉水溝,也是近期被提升為一級保育類動物赤腹游蛇的重要棲息處。總的來說,水是生命之源。水稻田能夠乘載許多生物作為棲息空間,這些生物也能提供一定的生態系服務,回饋到我們的生活中。就像這次去的幾個地方,往下游去就是福岡及熊本等大城市,讓山村為都市服務,而都市則透過這些山村人的努力媒合,能夠進到山村貢獻一份心力。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