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2024年7月~2025年6月-時光飛逝的田鱉田一年點滴回顧

    好久沒有在部落格發文了。隨著在田鱉田工作越久,對於田裡每天發生的大小事似乎越來越容易無感:日子就是不斷在勞動與生活間推進,對於周遭的善意盡力以善意回應,這樣就足以讓每天被填滿。只是偶爾回想起來,雖然做了許多事,但卻很少靜下心來好好整理紀錄。既然已經這麼久沒更新,不如就趁這個機會來回顧一下過去這段時間的軌跡。

七月:收割與奔波
迎來收割,但其中香米桃園三號明顯欠收,整體產量比預期少了兩成。但沒有時間沉浸在失落感裡,很快又投入到新的行程──去貢寮幫忙收割、去花蓮巡田準備二期作、再到官田分享生態友善耕作的經驗。那一整個月幾乎都泡在稻田裡,現在回想起來,依舊覺得自己那時候有點拚。

八月:地瓜、木藍與挑戰
依舊忙著種地瓜,趁雨水暫歇就搶時間打田、扦插。今年開始正式將地瓜與蘿蔔納入穀東活動,回饋普遍正向,也多虧大家幫忙,才順利完成每個農事階段。這個月同時也嘗試第一次收穫木藍,卻因田間動線與管理不周,加上牽牛藤蔓延,導致採收極為費力。烈日下曬葉的兩三天,讓人深刻體會農業技術細節掌握與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田鱉米則順利出貨,品牌的口碑似乎逐漸站穩,讓我在銷售面沒有太大壓力。

九月:蘿蔔的教訓
主要與蘿蔔奮戰。這次選在泥質地耕種,原本以為土壤會比較肥沃,但等田乾後,蘿蔔只能在堅硬土壤裡掙扎生長。幾場大雨過後,牽牛更是覆蓋全田,使得除草耗費大量時間。這個月算是交了一次慘痛學費,也更明白「預防勝於治療」,未來會更仔細選擇田區並做好二期肥培管理。

十~十一月:修補與分享
農事稍歇,卻也遇上颱風侵襲。這段時間多半在修補田區、壓草、讓東北風慢慢接手。農事稍停,但人卻更加奔波:擺攤、演講、聯誼、上課,甚至還有教召。雖然忙碌,但也還算是充實,把經驗帶到更多地方分享。

十二月:野豬來襲
十二月本是收穫地瓜的月份,卻意外上演「野豬大劫案」。一群野豬闖入田裡並盯上地瓜。這邊也馬上啟動防範措施,從一開始用機油氣味驅趕、架設閃燈、頻繁巡邏,到最後乾脆搶收、甚至擺自動相機記錄「犯案」過程,這一連串經力可說哭笑不得。月底則又忙於出貨、擺攤與公民科學鳥調,時間轉瞬即逝。

一~二月:收尾與春耕
一月完成出貨後,把部分心力放在先前報名的步道學課程收尾,雖然成果不算完美,但總算交差。接著進入二月春耕前的大整理──埤塘、田埂、排水溝、旱作區全面清理,甚至過年期間都在忙碌,只盼能為春耕開個好頭。春雨落下,田裡馬上注水,中旬翻田,並在邊角地種下南瓜,算是替辛苦的農事增添一點慰藉。

三月:插秧與自我調整
3/3插秧。吸取前幾年常陷入低潮的經驗,今年在同事建議下開始心理諮商。邊插秧、挲草、補秧,邊與心理師談心,讓我在忙碌之餘也多了自我調整的空間,那段時間,覺得對未來更有信心。月中還抽空北上祝賀學妹新書《農田方舟》出版,替她開心之餘,也提醒自己農田之外仍有更多連結。

四月:農機與未來規劃
四月主要在與農機搏鬥。使用多年且缺乏適當存放,機具毛病不斷。雖然依照之前課程做了不少修繕,但成效有限,最後還是交由農機行處理。這件事讓我重新思考:未來是否該投資在運送工具與儲存空間上?至少讓這些生財工具能夠妥善的維護及保存,大幅減輕在田裡的勞力付出,畢竟這些都是長遠農事規劃的一部分。

五月:信仰與整理
五月迎來白沙屯媽祖進香,心裡充滿感謝。這個月參與了不少走讀與會議,同時也開始申請「保育共生地」認證。準備過程中,翻查過往資料才意識到,這些年其實累積了不少點滴,也同步把資料整理成簡報、上傳到公民科學資料庫,盼望能在未來被更多應用。

六月:穀東活動與連結
六月舉辦了幾場更穩定的穀東活動:埤塘調查、夜間觀察、夏午茶賞稻浪。能與穀東們在田裡相遇,分享不只限於「生產與消費」的關係,更能交流不同觀點與價值。這份連結,是我在田裡最珍惜的收穫之一。這個月也很慶幸地看到南瓜有了預期產量,也花了點時間收成跟分享,覺得自己還是持續有再進步的...吧

這一年走來,田裡有挫折、有驚喜、有累積,也有反思。記錄下這些過程,不只是提醒自己,更希望未來能在這些資料與經驗的基礎上,走得更穩、更長。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