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4

2016年12月農事隨筆_地瓜

十二月,地瓜祭!
  整個十二月,每隔兩三天就是帶著鋤頭、噗鐮跟大提籃進田裡挖地瓜。挖地瓜是由一連串繁瑣的細節組成,要挖到地瓜並不是件難事,但要挖得快、挖得無瑕疵,就需要一番功夫了!

  首先,噗鐮得先進場把養育地瓜的藤與葉先除去,放在一旁的溝中,並將藤踩實,再稍微切一下。過去這些藤可都是得拿來餵豬吃的,但在沒有養豬的現代社會,藤便回歸土地,埋進溝中腐爛,作為未來水稻的養分來源。接著便是要把地瓜壟清出溝,把原先寬約80公分的土壟沿著地瓜藤的主莖削60公分寬的土壟,這時掘的如果夠成功便會看的到一些地瓜探出頭來。再來就是看起來最簡單但做起來超困難的步驟:把地瓜從土裡翻出來。看阿伯阿嬸做這個動作,先簡單鋤靠近地瓜主莖,再帥氣的大力一鋤,然後往回拉一下,地瓜就出來了!!!最後,把地瓜從主莖上取下,做簡單的篩選,放進籃子裡運送回儲藏間。

  就阿伯阿嬸幾十年老經驗的速度,平均一條土壟大約一個小時就完全處理完畢。今年認養地瓜的夥伴半壟就要花一個多小時。不過,在田間用小鏟子讓一條條地瓜慢慢的出土,相信這樣的樂趣應該是更為珍貴的吧!
  
低調的菜頭
  今年蘿蔔種植的面積不到地瓜的四分之一,但十二月挖地瓜外其他的時間,雖然很難想像,但真的幾乎都花在蘿蔔上了。怎麼說呢?因為蘿蔔的加工真的五花八門,光是曬就有:菜脯、菜脯米、菜脯醃。而過程更是超乎想像的複雜,每逢氣象預報連續的好天氣,阿嬸便會拉著我進田裡拔蘿蔔,準備開始進行標準菜脯製作流程。切開、撒鹽、揉軟、靜置壓重,一氣呵成,但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步驟便是一連串的重複:「日曬、撒鹽、揉軟、靜置壓重」。這樣的簡單步驟,細節非常多、時間非常長,最少連續處理四天才能大功告成,只能說菜脯得來不易啊。


如果接著又是接連的好天氣,那阿嬸便會再拉著我進田裡拔蘿蔔,重新開始這一連串超乎想像的標準作業!

沒有留言 :